本論名曰《金剛頂宗發菩提心論》,為真言宗教相根本經論之一。眾所周知,真言宗的根本經論為《大日經》、《金剛頂經》、《發菩提心論》,此為所謂的「二經一論」,如再加上《蘇悉地經》、《釋摩訶衍論》則有所謂「三經一論」或「三經二論」的說法。本論《金剛頂宗發菩提心論》題名九字之中,「金剛頂宗」即為密宗,「金剛頂宗」與「發菩提心」合言,意謂菩提心(Bodhi-citta)乃我輩修真言行之起點與根本。同時,此論具名《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》,則又進一步指出本論所依之經典乃「金剛頂瑜伽」,即真言宗根本經典之一《金剛頂經》(《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》);而菩提心實由「金剛頂瑜伽中」(意謂三密相應)所發出,故此論教理合於「金剛界曼荼羅」。此外,依不空之翻譯,此論又名為《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義》,所謂「總持」意謂一字含攝無量理趣,如同地有萬法生出之義,故名為「瑜伽總持」又象徵其理暗合「胎藏界曼荼羅」。
綜上所述,《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》與《瑜伽總持教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義》不同的題名,分別說明了本論實通於《大日經》、《金剛頂經》二經之教相。而就事相而言,這兩種題名又兼攝金、胎兩部曼荼羅的三部諸尊聖眾:「金剛頂」指智(金剛部),瑜伽指理(蓮花部),觀行修持指事(佛部),理、智、事三者亦即法身、般若,解脫三德,故本論實為真言宗教相與事相之總攝。從本論引證諸經,列有《大毘盧遮那經》、《金剛頂瑜伽經》、《大毘盧遮那經.供養次第法》等,其思想融通可見一斑。
依傳統分法,佛教有大、小乘之區別,小乘人以「發出離心、修己利行、求成阿羅漢」為目的,大乘人則以「發菩提心、修菩薩行、求成無上菩提」為究竟。通俗地說,「發菩提心」意指「上求佛道(菩提)」的願欲,這在《華嚴經》中稱之為「發心住」:「菩薩摩訶薩初發心住,……發菩提心,求無上智,一向不回。」儘管上求下化、堅定不移的菩提願欲,在修行菩薩道中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,但可求可得之法,終究是有為法;同時眾生之所以能在修行過程中,不畏艱苦、上求下化,則來自於更根本、更終極的清淨自性。此清淨自性不生不滅,超越時空,無有來今,不假修證而有,不因輪迴而無。清淨自性既然不生不滅,與般若相應,則菩薩行者於求佛道、度眾生的過程中,也就理應「於一切法無所得,是名得菩提」。
這兩種菩提心中,前者願求一切佛道之心,謂之「世俗菩提心」,在《發菩提心論》中稱之「行願菩提心」;至於眾生本有之清淨自性,謂之「本淨菩提心」,《發菩提心論》則謂之「勝義菩提心」。菩薩行者透過般若波羅蜜,雖度一切眾生,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,如此不著於「有」;雖了知緣起如幻,但以大悲心故,仍欣求佛道而無厭疲,如此則不墮於「空」,故而《般若經》謂「一切智智相應作意,大悲為上首,無所得為方便而行」,這也就是《大日經》所說「菩提心為因,大悲為根本,方便為究竟」。上述是對於菩提心的一般理解,在《發菩提心論》中較特別的是,另指出了「三摩地菩提心」:「當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,一切眾生本有薩埵,為貪瞋癡煩惱之所縛故。」又謂:「為一切有情,悉含普賢之心,我見自心,形如月輪。」三摩地(Samādhi)意為「正定」,在「三摩地菩提心」中,本論指出眾生本具法爾普賢大菩提心,但為煩惱所縛。菩提心周遍法界,以形喻之,當如月輪,故而進一步教授月輪觀,如月輪觀成就,則菩提心當開顯也。
本論主要有四個面向,其梗概如下:
一、 先介紹真言宗的發心,以直登佛地為宗旨。
二、 次詳論菩提心行相,以行願、勝義、三摩地三門為主軸。
1.行願以菩提行,利益及安樂無餘有情界為戒。
2.勝義以深觀一切法無自性為莖,支撐菩薩行之所依止。
3.三摩地則以月輪觀、阿字觀及五相成身觀引出菩提心精湛妙有內容。
真言宗是依據大日如來本具佛性無量功德內容開展而演繹,透過《金剛頂經》和《大日經》及經變圖:金剛界、胎藏界兩部曼荼羅來介紹生命與法界。小則可以比擬自身本具無量智慧與功德,大則指法界一切有情、無情互相供養的表法。
三、 再問二乘人與真言行者之差別,令吾等更加肯定修三摩地真言行方得迅疾契發菩提心,亦即大日如來自性身、受用身、變化身、等流身四種法身。
四、 以讚菩提心能自心尋求菩提而即身成佛作為總結。